當前位置:趣味科普網>生活情趣>百科>

七夕節日的風俗有哪些

百科 閱讀(2.56W)

七夕節日的風俗有哪些

七夕節的習俗有:祭月、穿針乞巧、種生求子、為牛慶生、晒書晒衣、拜織女、拜魁星、吃巧果等。

1、祭月: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,在傳統文化裡,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。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。先人於朔日祭月,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,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。

2、穿針乞巧: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(乞巧節),根據傳統,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,虔誠跪拜織女星,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,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。 七夕之夜,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(或五孔針、七孔針)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,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“得巧”。

3、種生求子:在節日前利用若干種植物,如小麥、 綠豆、小豆、豌豆等,放在器皿浸水,生芽數寸後,於七夕即日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,作為一種得子得福的象徵。還用蠟塑各種形象,放在水上浮游。

4、為牛慶生: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,又叫“賀牛生日”。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,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,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,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。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,便有了“為牛慶生”的習俗。

5、晒書晒衣:《楊園苑疏》記載,漢建章宮有太液池,池西有漢武帝之晒衣閣,每到七月初七,宮女必登樓晒衣。此當為七夕晒衣之緣起。

6、拜織女:漢族歲時風俗,每年七夕節舉行。漢族民間傳說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、心靈手巧的仙女,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,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,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。

7、拜魁星:農曆七月初七,俗又稱“魁星生日”。“ 魁星”系 北斗一 星宿名。漢族民間謂“魁星主文事”。 閩東一帶讀書人崇敬魁星,僅次於 孔子,於“七夕”更有“拜魁星”之俗。

8、吃巧果:農曆七月初七,是我國的傳統七夕節。為了“乞巧”,有七月七吃巧果的習俗。巧果其實並不是水果,而是用麵粉或者米粉製作成的油氽點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