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趣味科普網>生活情趣>百科>

我國古代排水口的裝飾

百科 閱讀(1.33W)

我國古代排水口的裝飾

在我國古建築中多用的形狀作排水口的裝飾為螭或螭首。在中國古建築或器物、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,嘴大、肚子能容納很多水,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,稱為螭首散水。盤螭,則是其兩兩盤卷的樣子。螭或螭首,是古代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,屬於一種沒有角的龍。

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。中國古建築或器物、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。它是龍九子中的一子,好險,勇猛,簷翹起的部分都有它,稱為螭吻。盤螭,則是他兩兩盤卷的樣子,曹植《桂之樹行》即有上有棲鸞,下有盤螭的句子。冬天到故宮看雪,夏天看雨,都會看到不同的奇觀,故宮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。太和殿、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後排列,坐落在8米多高的工字型臺基上,臺基面積25000平方米,分為三層。在臺基四周欄杆底部,有排水的孔洞,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,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,也是主要的排水口。三層共有龍頭1142個。暴雨時,雨水逐層下落,使得檯面無積水。臺基底部的石龍頭也稱螭首或角獸,是用於須彌座轉角處和望柱外緣之下的排水構建,多鐫刻成龍首形,既有裝飾作用,也有實用價值。從螭首龍頭孔中流水,在大雨時如白練,小雨時如冰柱,在暴雨時,會呈現千龍出水景象,蔚為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