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趣味科普網>生活情趣>百科>

什麼是三月三壯族

百科 閱讀(1.52W)

什麼是三月三壯族

壯族三月三是上巳節。在壯族傳說中,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,人們大多會趕歌圩、搭歌棚、舉辦歌會等。有搶花炮、拋繡球、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。每到圩日,遠近幾十裡內的男女老少,都盛裝彙集於此,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歡節。

壯族藝術:

樂器壯族民間常用的樂器有嗩吶、蜂鼓、銅鼓、大鼓、銅鐃、銅鑼及笙、簫、笛、馬骨胡、天琴等。

天琴是壯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,主要流傳於廣西西南部與越南交界的龍州、寧明和防城一帶,已有上千年的歷史。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《媽勒訪天邊》中,壯族先祖媽勒就是彈著天琴去天邊尋找太陽的。

舞蹈壯族的舞蹈有舂堂舞、繡球舞、撈蝦舞、採茶舞、扁擔舞、銅鼓舞等等。

舞蹈的特點是主題鮮明,舞步雄捷,詼諧活潑,感情逼真,時而激昂慷慨,時而纏綿悱惻,充分體現了壯族勞動人民的倔強和愛憎分明的性格。

壁畫左江崖壁畫,大約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,主要分佈在廣西西南部的寧明、龍州、崇左、扶綏等縣境內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兩岸的懸崖峭壁上。

壁畫已經發現的共有183處,以寧明縣明江畔的花山崖壁畫為最著名。在這面寬約200米、高約50米的臨江峭立的寬大的崖壁上,密集地佈滿了色彩鮮紅的各種畫像,目前尚能辨認的畫像有1800多個,最大的人物畫像高達2.41米,小的約30釐米。

左江崖壁畫畫像種類主要有人物、動物和器物三種,筆調粗獷有力。左江崖壁畫是壯族先民傑出和不朽的藝術創造,其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壯族先民的社會生活情況